我的安全小故事丨一場“擦肩而過”的電氣火災
發布時間:2024-07-09

在工程項目現場,
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安全的試金石。
在對某項目現場進行例行安全巡視檢查中,江南管理員工小吳憑借著對細節的敏銳洞察和扎實的安全知識,成功避免了一起可能發生的電氣火災事故。
安全故事回顧 STORY
那天,太陽炙烤著工地,我在進行日常巡檢時,注意到一處臨時配電箱附近彌漫著一股不易察覺的焦糊味。起初,工人們并未在意,認為是附近焊接作業所致,但憑借以往學習的安全知識和經驗,我意識到這可能是電氣設備過熱的跡象。
于是,我立即要求停止周圍一切用電作業,并進行細致檢查。經過排查,發現這股焦糊味是配電箱內一根電纜因長期過載,絕緣層已開始輕微燃燒,隨時可能引發火災。

面對這一隱患,我立即召集了現場的施工管理人員,向他們說明了情況,并指示他們暫停該區域的施工工作并斷開電源。同時,我聯系項目部的電工,請他盡快攜帶專業工具前來處理。
在等待電工到來的過程中,我組織施工人員對現場進行了清理,確保沒有雜物堆積在電纜線旁,以減少潛在的火災風險。同時,我也向施工人員普及了電纜安全知識,提醒他們在日常工作中要時刻注意電纜的使用狀況,避免類似的安全隱患再次發生。

電工很快趕到了現場,他仔細檢查了過熱的電纜,并采取了相應的修復措施。在確認線路已經修復完好、安全隱患已經消除后,我才允許施工人員重新開始工作。
通過這次經歷,我深刻體會到,安全生產不是口號,而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的責任。
安全工作無小事,每一次的細心觀察和及時行動,都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最大尊重。
/ 安全知識要點
01. 電氣安全意識:
時刻警惕電氣設備的異常現象,如異味、火花、過熱等,這些往往是電氣火災的前兆。
02. 定期檢查與維護:
電氣線路和設備應定期進行專業檢查和維護,確保無過載、短路風險。
03. 應急響應能力:
建立快速有效的應急響應機制,一旦發現險情,能夠立即采取措施隔離故障源,防止事態擴大。
04. 個人防護與培訓:
加強工人對電氣安全知識的學習,確保每位員工都能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,如絕緣手套、絕緣鞋等。每個施工人員都應時刻保持警覺、遵守安全規章制度、積極參與安全培訓和演練等活動。
05.合規用電:
嚴格遵守用電規范,禁止私拉亂接電線,確保臨時用電設施符合安全標準。
06. 施工現場清理:
施工現場應保持整潔有序,避免雜物堆積在電纜線旁或設備周圍。這樣可以減少火災等安全事故的風險。
07.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:
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采取TN-S系統,符合“三級配電兩級保護",達到“一機一閘一箱一漏"的要求。